Monday, January 19, 2009

"something was done, can't be undone" from Karmer vs. Karmer

這是相當平淡的一部影片。沒有激烈的三級鏡頭,沒有人要死要活,也沒有突如其來的反思。
家庭溫情片。
首映時間在1979年,電影反映了一個普通的美國三口之家的家庭問題。標準的美國式理想生活必然是一夫一妻倆小孩兒一只狗一大房子,而劇中的事實是一夫一妻一小孩兒沒狗沒大房子。面包和玫瑰一旦發生沖突,總是很考驗情商的事情:Mrs. Karmer真是個性情中人,敢放棄所有獨自重新闖蕩,需要離開的勇氣,也要承擔離開的后果;Mr. Karmer則是個溫和派,如果不是Mrs. Karmer的離開,他也許不會關注他那唯一的兒子更多,而他很理智地說出這句話
“Something was done, can't be undone.”

早前寫過的《“不如我地由頭來過”from 春光乍泄》講的也是這么一個道理,它殘酷卻真實地存在于我們的內心。我想這并不意味著選擇就要是瞻前顧后、畏首畏尾,而是要豐富自己的內涵,從更多的角度分析問題(且不說《The Black Swan》里面的理論),從而讓我們知道做事情會有后果,是什么樣后果需要分析,然后再衡量做事情是否值得。佛家的理論是,一切過往的事情都是現在發生的事情的因,種什么因,得什么果。對于Karmer夫婦來說也是如此,我們必須學會擔當各種各樣的后果:積極的、消極的、想要的、不想要的,合理的則欣然接受,不合理的要反抗之前也先想想自己過去的行為。
父愛和母愛究竟有多大的不同?這兩種愛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授予方性別的區別,但究竟是性別決定性格的差異,還是社會上對性別的期待決定性格的差異?我認為是后者。最近也有報導說美國某大學研究出來因為玩電子游戲相比起女性玩家而言,男性玩家更容易被刺激到大腦中控制上癮和興奮的部分,因此男性更喜愛電子游戲。這種生物學方面的研究不是我的強項,但社會上一向存在的男女觀念,從小就對個體的人產生巨大的影響,等到一個人“長大”(是否非要18歲才算成年,是一個冰冷的法律概念,不是我的原意),能夠以為自己在控制自己的行為,其實他早已被社會同化。對小孩子而言,同時擁有父親和母親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當真的要進行選擇,只能留下其中一個的時候,就成為了痛苦的抉擇,這也加深了我對《Citizen Kane》里面的男主角Kane的理解,他沒有選擇的權利,而且同時失去兩位至親,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對于法官,選擇的痛苦與否并不與之相關,他還是要理性地判斷到底是父親還是母親更適合小孩子。這就像一個人問橙汁重要還是蘋果汁重要:這就是口味不同功效卻很類似的兩個東西,判斷好壞就純粹成為了一個感性的認知。我實在不喜歡人們總把一些名詞標簽化:父愛就是默默無聞且忍辱負重的;母愛就是熾熱夸張又溫情脈脈的。一旦提起父愛母愛,人們腦海里呈現出社會告訴我們的標簽的具體圖像,繼而我們開始一次又一次地用這些影像來判斷新的人,這很不明智,要跳出來卻又很考情商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